三千九百九十五章 一切为战争做准备-《军工科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现场顿时响起一阵交头接耳的声音,大家纷纷对吴浩的坦诚表示赞赏。那位提出空间集成问题的动力系统专家微微颔首,眼中满是认可,低声对身旁的同事说道:“小吴这话说得实在,能直面系统潜在风险,可见对自家产品有十足信心,也说明前期做了充分考量。”

    海军军官们则交头接耳,小声议论着。其中一位年长的上校若有所思,看向吴浩说道:“小吴,您这务实的态度让人踏实。

    打仗本就瞬息万变,系统能有这样周全的防护和应急机制,已然大大提升了舰艇作战的可靠性,剩下的,便是咱海军将士们与装备并肩作战,见招拆招了。”

    一位负责后勤保障的军官举手提问:“小吴,既然有诸多潜在风险,那后续维护和修复工作,您这边有怎样的预案?”

    吴浩微笑着点了点头,清了清嗓子,有条不紊地说道:“关于后续维护和修复工作,我们在设计这套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时,就已经做了极为周全的考量。

    首先,系统采用了高度模块化的设计理念。

    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具备独立的功能,从能源采集、分配控制到数据处理,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协同工作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一旦某个模块出现故障,维修人员能够迅速定位问题,并将其单独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,而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运行。

    例如,要是某个小型量子计算模块出现异常,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舰艇内部直接将其替换,就像更换电脑的硬盘一样便捷,极大地缩短了维修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,我们运用了多通道冗余设计。在能源供应线路以及关键的数据传输通道上,都设置了多条备用线路。

    当主线路受到损坏时,系统会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自动切换到备用线路,保证能源和数据的稳定传输。

    并且,这些冗余线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,它们在设计上也考虑了不同的故障场景,比如有的线路针对电磁干扰进行了特殊屏蔽,有的则强化了物理防护以应对外力冲击。

    在战时抢修方面,我们为海军部队配备了专门的便携式检测与维修设备。

    这些设备能够快速接入系统,自动检测各个模块和线路的状态,精准定位故障点。
    第(2/3)页